舊貨市場不要,廢品站不收,當垃圾又不知該扔到哪里……最近,記者采訪發現,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換房和重新裝修的家庭越來越多,然而,隨之而來的,沙發等大件廢舊家具難處理也成為困擾不少市民的問題。
現象 每月至少清理一車舊家具
家住五里牌榮發小區的羅先生近期準備重新裝修,但舊家具如何處理卻讓他犯了難,“光大件就有兩三個老式衣柜,還有一張舊沙發,一張舊床。本來想當廢品賣,沒想到白送人家都不愿來拉。想直接丟到小區,又擔心妨礙居民正常活動,環衛工人和物業也會有意見。”
在新路口建湘小區,記者就發現有棟樓下放著破舊的沙發和舊門窗等。小區居民王女士說,這兩三年經常會看到被居民替換下來的舊沙發、床墊、門窗以及缺胳膊少腿的桌椅,有的被丟棄在樓道口,有的放在樓棟前坪,有的被扔在垃圾箱旁邊,不僅影響了小區內的環境衛生,也侵占了小區內本身就不大的空間。
而這種現象也給環衛工人、小區物業和社區帶來了負擔。鄢家沖社區主任黎敏表示,每月至少清理一車舊家具,社區已經多次雇車拖走廢舊家具,但過一段時間,很多樓院里又會出現,雇人雇車對社區來說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商家 處理成本高回收遇尷尬
記者走訪獲悉,目前,市場上的舊家具主要是提供給出租房房主,但是太舊太過時的家具即使再便宜也無人問津,加之上門收貨、送貨、搬運等都需要成本,又賣不上好價錢,所以大家都不愿回收。
在梅溪橋二手家具市場,記者看到,門店外面堆放著大量的沙發、柜子等回收來的物品。然而,當記者表示家里有一組舊衣柜想要當作廢品賣出時,該收購站老板卻表示,收購舊衣柜要看成色,如果較新,可低價收購,稍有破損就不要了,另外,地點遠了也不收。“收購這些大件家具既耗人力又搭運費,而且,就算賣給舊貨市場也賣不了幾個錢,實在劃不來。”
在竹蔭街的一家廢品回收站,老板周志生告訴記者,目前廢品回收多數都是個人經營,規模和條件都比較有限,而在拆解、分類的問題上,由于利潤很低,因此在這一環節上缺乏動力,“舊物‘再利用’看上去很‘美’,家具分類和拆解也似乎不難,但是所需的資金、人手、貨源、產能、場地對于普通的經營戶來說是無法企及的。”
聲音 期待政府支持引導廢舊家具回收
“其實,垃圾是放錯了地方的資源,只要我們有意識、有意愿加強垃圾的循環再利用工作,這些廢棄的家具也同樣能夠成為寶貴的資源。”環保志愿者劉雄輝認為,垃圾的回收再利用不僅可以節約資源,還可以減少碳排放。對于這些還具有價值、不易回收的垃圾,首先應該建立相應的城市法規,明確無論是相關的物業部門還是個人,都應禁止隨意丟棄,對于違規者應當具有相應的懲罰措施;其次,城市內可建立廢舊物品回收系統,委托市政清掃或廢舊家具回收企業預約上門回收,之后可由垃圾處理公司將舊家具分解,按金屬、玻璃、布料、皮革等材料用途,送到相關單位進行再加工,實現資源再利用。
劉雄輝表示,回收家具確實利潤頗微,但如果政府能給予家具回收一定的補貼,使相關企業不虧本,相信還是會有企業愿意去做這件事的。
此外,對于廢舊家具有效利用,不少市民也紛紛支招。家住陽光家園的市民小康告訴記者,在58同城、趕集網等網站平臺上,早有廢舊家具的轉讓、出售區域,沙發、床、桌椅、貨柜等二手家具應有盡有,甚至還有全新的,價格很是低廉。 記者 李 婷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僅供參考,不做交易和服務的根據,如自行使用本網資料發生偏差,本站概不負責,亦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