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好幾年前,一鑒齋就“久遠的木質家具”這個話題在新浪博客和微信公眾號里曾寫過兩篇文章,可參閱一鑒齋微信公眾號文章《久遠的木質家具(一) --- 從湖北省博物館看春秋戰國時期木質家具》和《久遠的木質家具(三) --- 從正倉院看唐代木質家具》。這個話題的(二)遲遲未動筆,一是因為湖南省博物館復開的延誤,二是后期一鑒齋山居建設耗費精力,以致文章資料整理滯后,所以(二)延誤兩年才開始著手寫。
本篇通過博物館的三個家具陳設場景,來展現漢代漆木家具的輝煌。
春秋戰國時期,北方以青銅家具為主,南方以漆木家具為主。至秦漢,冶煉技術的提升,使得以刀、鑿、斧、錛、鋸等為代表的鐵制工具得以廣泛使用,從而提高了漆木家具制作的產量和質量。漆器家具由于重量輕、易洗、隔熱、易加工等優點,再加上外觀讓人賞心悅目,其美感非青銅器所能及,因此漆木家具流行開來。漆木家具的發展在兩漢時期進入全盛,不僅數量大、種類多,而且裝飾工藝也有較大的發展。
漢代院門
漢代庭院
在漢代,依然保持著春秋戰國時期“席地而坐”的家具風格形式,同時出現一些使用類似高足家具的趨勢,如西漢漆木坐具、東漢獨坐板枰及東漢由西域進入中原的胡床等。西晉時期,在佛教傳播的影響下,帶屏繩床的出現,讓人們的起居方式由席地而坐開始向以床榻為中心的生活起居方式轉變,家具品種和樣式也由低矮型家具向漸高型家具逐漸演變。
席地而坐
筆者曾在2012年拍攝過湖北省博物館依壁畫復原的漢代廳堂陳設模型照片(已撤展),2018年拍攝過湖南省博物館正室陳設照片,2016年拍攝過長沙簡牘博物館春秋戰國時期書房或工作室模型照片,從三個場景為切入點來了解漢代漆木家具的面貌。
一 漢代廳堂宴席家具陳設
此模型根據出土木器及壁畫中的家具復原模型陳設
此圖為一鑒齋2012年攝于湖北省博物館
圖中廳堂一側正中有一屏風。下圖為南越王墓出土屏風復原圖。
廳堂中設有曲柵足案,放置待分食的食物。
此圖為一鑒齋2012年攝于湖北省博物館
下圖為壁畫中的曲柵足案。
廳堂左側陳設一張柵足案放置食器。案幾上及四周放置了鼎、鍾、鈁、盤、耳杯等食器。
下圖為湖南省博物館館藏類似柵足案幾。
廳堂左右兩側有大小漆木食案若干。漢代用餐是分食制,一般主人及客人面前都會放置一件小食案來擺放食物。
漢代的分食制
下圖為湖南省博物館館藏云紋漆器耳杯及杯盒。
下圖為湖南省博物館館藏云鳥紋漆鈁、漆案、漆盤、漆卮等。
云鳥紋漆鈁
漆案
下圖為荊州出土的西漢彩繪漆案。
下圖是首都博物館館藏的一件大漆案,北京石景山區老山漢墓出土。這張漆案長230厘米,寬50厘米,是老山漢墓中發現的兩張大型漆案中的一張,它們是迄今在北方地區漢墓中發現的最大也是保存最完好的漆器。這件漢代漆案,應該算是這一時期留存于世的家具中最大的了。
這類大案,可能是我們看到的一些壁畫當中出現的供多人分食用的長案實物。密縣打虎亭漢墓石刻也有類似大案的應用。
密縣打虎亭漢墓石刻摹本
二 漢代正室家具陳設
湖南省博物館根據辛追墓出土漆木家具復原正室場景
正室陳設有屏、席、憑幾、大竹扇,還原了辛追夫人當時的生活場景。
下圖為竹扇細節圖。
下圖為長沙簡牘博物館館藏類似的漆木憑幾。
下圖為男主人使用的兵器架,適合放置劍之類的兵器。
下圖為娛樂用的漆木博彩用具。
下圖為湖南省博物館館藏的各類漆木妝奩,可能是正室女主人所用。
此圖2018年一鑒齋攝于湖南省博物館
下圖為首都博物館館藏,可用于正室使用的大漆箱。
三 書房或工作間陳設
長沙簡牘博物館,復原陳設了春秋戰國時期書房或工作間家具模型。至漢代,可能除了燈具及案幾有變化外,整體布局還是可以作為漢代書房的陳設來參考。
2016年一鑒齋攝于長沙簡牘博物館
2016年一鑒齋攝于長沙簡牘博物館
2016年一鑒齋攝于長沙簡牘博物館
從家具發展史來縱觀,漢代是從低矮家具向高足家具過渡的啟蒙階段。一般認為,高足家具的發展是從東漢時期胡床開始的,對于這個觀點筆者認為并不是很嚴謹,很準確。在東漢晚期胡床傳入之前,西漢就已經出現了漆木坐具,東漢還有獨坐板枰的石刻畫像。因此,需要全面地搞清楚漢代本土的一些坐立家具的前提下,再來正確看待胡床對于促進高足家具發展的推動作用。
長沙簡牘博物館館藏漆木坐具
2016年一鑒齋攝于長沙簡牘博物館
東漢畫像石中出現“獨坐板枰”坐具
胡床
高足家具中的坐具—— 椅子,直接的影響是繩床,繩床不可以折疊,并且有靠背(屏)。
繩床
繩床在西晉時期,隨佛教傳播影響而傳入中國,《晉書·佛圖澄傳》:“坐繩床,燒安息香”。繩床最終推動了椅具的形成,并引來一個高足家具的時代。
本篇筆者通過三個博物館漆木家具復原模型的展示,結合各博物館館藏的漆木家具原物,比較全面地介紹了漢代漆木家具的基本情況以及當時生活起居的特點,讓我們能夠全方位地一窺漢代漆木家具的輝煌!
此為一鑒齋關聯頭條號
要了解更多文房類文章,可查詢微信公眾號“一鑒齋之文人生活”及“一鑒齋”新浪博客、微博。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僅供參考,不做交易和服務的根據,如自行使用本網資料發生偏差,本站概不負責,亦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