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4年,重慶中心城區人均公園綠地面積將達到14.8平方米;到2025年,重慶主城都市區垃圾分類收運系統覆蓋率將達到100%……
9月16日,市政府新聞辦舉行《關于推動城鄉建設綠色發展的實施意見》解讀新聞發布會。市城市管理局副局長雷旭東現場介紹,城市管理部門將從城市綠地增量提質、生活垃圾分類利用、供水能力鞏固提升、城市照明節能降耗、智能平臺一體構建五個方面,著力推進城鄉建設綠色發展。
重點建設一批公園
2024年中心城區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4.8平方米
“我們將圍繞重慶市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的總體目標,重點建設一批公園。”雷旭東說,市城市管理局將積極做好城市綠地增量提質,促進城市綠地系統科學建設。
重慶將建設一批大型城市公園、生態公園及游園、體育文化社區公園、口袋公園,并實施一批道路綠化和坡坎崖綠化美化項目。
到2024年,重慶將實現中心城區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4.8平方米,城市道路綠化達標率大于85%,城市林蔭路普及率也要達到85%以上,城區的90%以上區域,都在公園綠化活動場地服務半徑以內。
在供水能力鞏固提升方面,市城市管理局將積極推進城鄉供水系統整合建設。目前,城市供水總能力達到720萬噸/日,綜合合格率達98%以上。
在“十四五”期間,重慶將新建城市水廠17座,擴建城市水廠32座,建設完善供水管網2300公里,改造“一戶一表”以及二次供水設施涉及的用戶44.5萬戶。
同時,市城市管理局也因地制宜地推進各個區縣城區周邊的鎮村能夠納入城市供水系統的盡可能納入,實現同網、同質、同價、同服務。
建立完善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系統
2025年主城都市區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收運系統覆蓋率達100%
“我們還將做好生活垃圾分類利用,加快生活垃圾處置項目建設。”雷旭東說,重慶有5座生活垃圾焚燒廠、5座廚余垃圾處理廠正在建設。
據統計,今年上半年重慶共收運處理生活垃圾465萬噸,其中廚余垃圾單獨處理96萬噸,總共焚燒發電垃圾272萬噸,發電量達到13億度。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垃圾焚燒處理率超過65%,廚余垃圾資源化利用水平位居全國前列。
《意見》提出,重慶將建立完善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的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系統。到2025年,主城都市區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收運系統覆蓋率達到100%。
在城市照明節能降耗方面,去年年底到今年7月,全市因調減景觀照明大概節約了能耗3580萬度。
另外,重慶已經實現了數字化城市管理全覆蓋,建成了市級智慧城管大數據中心。目前,我市的市、區縣兩級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臺正在一體化建設,并重點打造停車、游園、如廁、飲水、渣車監管、義務植樹、志愿者服務等惠民便民應用場景,助推綠色發展。
上游新聞記者 劉波 郭發祥 攝影 任君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僅供參考,不做交易和服務的根據,如自行使用本網資料發生偏差,本站概不負責,亦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