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冬天,于安防行業,稍顯冷峻。
一年一度的安博會蓄勢待發,海大宇華撤展的消息卻不脛而走,攪動人們的無限遐想。
AI掘金志從多方了解到,深圳安博會開幕在即,安防第一梯隊的海康、大華、宇視已確定撤展,華為、商湯也宣布“離會”。
受頭部公司影響,一些處于二三梯隊的公司,例如高新興、紫光華智、天地偉業等也陸續撤退。
另一方面,一位接近北京安博會(明年舉辦)的知情人士告訴AI掘金志:“以往這個時候,北京安博會的展位預定已經結束,不少公司還拿不到參展門票。但今年參展商報名情況并不樂觀,與預期‘相差很大’。”
安博會,曾是這個行業最熱門的展會之一。
4年前,參加安博會的人絡繹不絕,遠遠超出展會申報人數,主辦方甚至因未如實申報活動人數而被罰款,并拆除了一大片違規展區。
4年后,明星公司集體退展,安博會也一拖再拖,直到年底。
“4”的不詳,像一片陰云,籠罩在這個行業之上。
“關于頭部廠商集體撤展,疫情影響或是表象。”
一位從業者告訴AI掘金志:疫情給了主辦方和廠商們一個臺階,疫情加速了這個行業質變的速度,疫情背后或是安防行業新的變數已至。
從人潮人海到頭部企業“大撤退”,4年間,這個行業究竟發生了什么?
告別生命周期理論將行業劃分為四個階段:幼稚期、成長期、成熟期、衰退期。
如果把這個理論應用于安防行業,可以大致進行劃分安防的成長階段。
2008年之前處于幼稚期,特點是安防剛剛起步,行業處于“摸石頭過河”的階段,市場本身較為狹窄,企業們基本上處于同一起跑線,沒有形成絕對優勢。
2008年到2017年之間,安防迎來了黃金期。
一方面,大華海康高新興等安防企業成功上市,通過資本市場獲得更多資金來拓展業務,其業務翻倍增長;另一方面,受益于國家平安城市項目穩步推進,集成商、技術商等相互比拼,跑馬圈地。
與此同時,最早的一批AI企業,如四小龍等相繼成立,安防市場再添玩家。
2017-2019年,安防進入成熟期。
這個階段的特點是:市場格局大體定調,以海大宇為首的第一梯隊遙遙領先,占據了大部分市場;行業本身也從此前的項目驅動變為技術驅動。
在這個階段,雪亮工程繼續鋪開,但市場虹吸效應嚴重,頭部企業與中尾部企業之間的差距持續拉大。
另外,人工智能像一把熊熊烈火,在燒死一批集成商的同時,也帶來了新的機遇。
2019年是至關重要的一年,發生了兩件事:
海康大華被美國列入經濟制裁實體名單。
年底發生新冠疫情。
第一件事對原有的安防體系形成巨大沖擊:市場才知道頭部企業的技術實力已經到了能被美國制裁的地步,這種技術壁壘形成的巨大鴻溝,顛覆了傳統安防企業的固有認知。
從那時起,安防行業談技術的開始多了。
第二件事對行業的影響更甚,讓原本就已經一邊倒的市場,分化再次加劇。
疫情導致生產生活受到極大影響,政府也在壓縮預算,盡量傾向給民生,活下來的集成商們繼續過苦日子。為數不多的項目(市場),大部分被頭部企業覆蓋。
按照生命周期理論,安防行業在步入成熟期之后,就會進入衰退期。
但,安防真的進入衰退期了嗎?
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
站在2021年底,回過頭來看安防的發展史,或許能發現一些端倪。
2019年的安博會,其主題變成了“大安防、大數據、大產業”,雖保留了安防的標簽,但顯然已經不再占據C位,頭部企業們都忙著宣傳自身的AI技術,絕口不提安防二字。
這兩年來,不論是海大宇,還是AI公司,都在“去安防化”。
一位從業者告訴AI掘金志,“安防真的太窄了”。
人們提起安防,就想起攝像頭,就想起監控,除此之外,別無其他。
但事實并非如此,翻開海康大華的年報,攝像頭固然是老本行,但其營收增長點卻在于視頻能力。
行業在變、市場在變、技術在變,企業如不跟著變,就只能被淘汰。
顯然,安防這座“小廟”已經容不下成長起來的“大佛”,后者一方面竭力擺脫安防的標簽,一方面想要掘金除安防以外更廣大的市場。
于是,海大宇華等企業集體缺席安博會就順理成章了,而疫情,也許成了最體面的告別方式。
新王安防,在經歷十年的繁榮之后,終究走到了拐點。
但,拐點并不意味著行業就此走向沒落,反而孕育著“破而后立”的新希望。
希望在哪兒?
產業數字化。
前面提到,2020年經濟不景氣時,當多數企業處于吃老本或者過苦日子的時候,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海康逆勢營收增長10.01%,大華也維持了1.2%的正向增長。
翻財報可以發現:2020年,海康威視 PBG、EBG 和 SMBG 收入分別占總營收的 39.6%、36.9%和 23.5%,增速分別為 4.6%、 20.6%和 3.5%。
EBG 高速增長,背后的原因是,疫情帶來企業的數字化轉型。
而在2021年上半年,生產生活逐漸恢復正常以后,海康的三大事業群增速分別是:29.31%,22.07%,105.80%。
如果把EBG和SMBG統一看作為大B,加上原來的大G,那么可以看出,海康的營收增長點主要來源于政府 企業的數字化轉型。
正如希捷全球副總裁孫丹所言,疫情給許多行業按下暫停鍵,但產業數字化轉型正在加快。
產業數字化的核心要素是數據,即用各種技術發掘數據價值,賦能原有產業。
在這些技術中,AI與數據關系最為密切。
所以產業數字化,對于技術供應商而言,也可稱之為AIoT。
AI公司將IoT視為技術落地場景,海康大華等視頻公司則理解為智慧物聯。
說法各異,但對于市場的判斷卻高度一致:AI、數據、產業的相互融合,必將催生出一個萬億級藍海市場。
這個市場既包括了以智慧城市為核心的大G,又涵蓋了以企業數字化轉型為核心的大B。
對于海大宇等這些處于一二縱隊的企業而言,安防已經很難支撐起新的增長,需要找到新業態,開拓新業務。
因而不難理解,海大宇這兩年的策略:保住大G,掘金大B。
同樣,對于AI公司而言,AI本身沒有價值,數據也沒有,只有當AI 數據,落地到具體場景,或者說產業時,才能產生價值。
過去幾年,AI在安防的落地,讓AI公司嘗到了甜頭,商湯、曠視等企業一躍成為安博會上的新貴。
可以想見,在城市AIoT這個市場里,新舊勢力之間的短兵相接已無法避免。
一場以技術為核心,圍繞產業、市場而展開的競爭,才剛剛掀開帷幕。
那集成商們怎么辦?
現在入局AI已經為時已晚,其現金流也不足以支撐其轉型,因而更多的可能是被邊緣。
或出局、被收購、吃殘羹冷炙,當然不一定會死掉。
但整個市場仍逃不過28原則,即20%的企業占據了80%以上的市場和利潤。
因為城市AIoT,不需要弱者,一切憑技術實力說話。
技術歷史上有數次轟轟烈烈的工業革命,推動著人類文明向著更高水平邁進。
而工業革命的基礎,首先是技術革命。
猶如瓦特改良蒸汽機,掀起技術浪潮,使得機器化大生產成為現實。
如今,相同的歷史正在重復。
人工智能、物聯網、5G通信、大數據、云計算等新技術層出不窮,傳統產業已經遇到增長瓶頸,不論是技術還是市場,都亟需一場深刻變革,來釋放新的發展空間。
也就是產業數字化。
產業數字化的本質規律,是技術對產業的顛覆。
這種顛覆性表現在兩方面:生產力大幅增長,生產關系隨之發生變化。
對于企業而言,數字化轉型是必然趨勢。
因為技術是不可逆的,不擁抱技術,就只能被淘汰。
許多曾經極度輝煌的企業,因沒有跟上技術變革,被掃入歷史垃圾堆。
也有很多企業,擁抱新技術,從無名小卒變成世界巨頭。
這些企業在數字化轉型期間,必然帶來對技術服務的增量需求。
對于技術供應商而言,這就是新的機遇。
機遇面前,人人平等。
強者順勢而為,更強者順勢借力,扶搖而上。
海康大華能夠逆勢增長的原因或許并不高深:
看到數字化機遇;
主動擁抱數字化。
說起來比較容易,但每個字背后都是真金白銀的投入。
翻開財報,從他們的研發投入、組織架構、戰略布局都可以看出,對技術的重視,對技術改變產業的執著。
所以他們成功了,突破了傳統安防的界限,迎來新的生命周期。
如今的海大宇,更像是一家成熟的AI公司。
而AI公司的目標,是賦能百業。
安防這個池子,增量很小,已然無法留住他們。
結語安博會,這個曾經支撐起一個行業的會議,給玩家們提供了最重要的交流平臺。
在這個平臺上,企業們你來我往,或合作、或競爭,共同主演了我國安防的黃金十年。
但在技術和市場雙雙變化之下,如果仍然拘泥于安防這個小池子,顯然無法吸引頭部企業想要遠征星辰大海的雄心。
對于安博會這個平臺而言,或許也需要一次“技術”變革,來打破僵局,走向新的生命周期。
否則,如果真正進入衰退期,市場上可能會出現另一個安博會。
因為一段故事的結束,往往意味著另一段故事的開始。雷峰網雷峰網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僅供參考,不做交易和服務的根據,如自行使用本網資料發生偏差,本站概不負責,亦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