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塵馬足諸市旺,桃花灼灼年復年。2022年伊始,蘇州市吳中區長橋街道蘇州工匠園第一場特展“燦若桃花——桃花塢木版年畫特展”精彩登場。
《福字圖》
蘇州年畫,俗稱“桃花塢年畫”。桃花塢年畫因曾集中在蘇州桃花塢一帶生產而得名,故而蘇州在四五百年前出現了名揚天下的“一人一品”,一人是江南大才子唐寅,一品即是桃花塢年畫。
“姑蘇版”的由來
桃花塢年畫源于宋代的雕版印刷工藝,由繡像圖演變而來,到明代發展成為民間藝術流派,清代雍正、乾隆年間為鼎盛時期,每年出產的桃花塢木版年畫達百萬張以上。
《花開富貴》
桃花塢年畫的印刷兼用著色和彩套版,構圖對稱、豐滿,色彩絢麗,常以紫紅色為主調表現歡樂氣氛,基本全用套色制作,刻工、色彩和造型具有精細秀雅的江南地區民間藝術風格,主要表現吉祥喜慶、民俗生活、戲文故事、花鳥蔬果和驅鬼避邪等中國民間傳統審美內容。它生動地、多層次地再現了吳地民間民俗活動,并以濃郁的民俗風情,展示出了強烈的江南文化,民間畫壇稱之為“姑蘇版”。
《一團和氣》
因桃花塢木刻年畫“中西合璧,雅俗共賞”的特質,而成為中國四大年畫之一,并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年畫特展“云欣賞”
讓我們“云”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蘇州桃花塢木版年畫作品,一起感受蘇州人的傳統年俗。
《“儒”虎添翼》
蘇州版畫藝術家、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蘇州桃花塢木版年畫代表性傳承人喬麥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不斷尋求創新。浸潤于江南文化的她突破以往“多子、多福、多壽”等單調的主題與熱鬧畫風,通過特有的套色工藝,以更細膩的線條與淡雅的色彩,著力刻畫江南恬淡、寧靜的慢生活,將姑蘇風味、江南生活與傳統版畫風格相融,呈現了新一代年畫人對桃花塢木版年畫時代感的理解。
《鐫江南》
《繡江南》
《品江南》
《夢江南》
桃花塢年畫讓過往的社會風情民俗不至于在時間的流逝中丟失,使我們在觀賞圖像本身的同時,有可能利用他們去解讀過去。
#蘇州頭條##社會#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僅供參考,不做交易和服務的根據,如自行使用本網資料發生偏差,本站概不負責,亦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