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生態環境局近日公布了2022年度上海低碳示范創建單位名單,松江區共有3家單位參與創建。其中,臨港松江科技城作為低碳發展實踐區創建單位,方松街道泰晤士小鎮社區和中山街道郭家婁社區作為低碳社區創建單位。
臨港松江科技城園區將通過綠洲公園、電力智慧化、太陽能光伏、智慧安防、能源集中管理等多重手段,不斷降低園區平均能耗,力爭在2024年底,減少碳排放3600噸,增加碳匯50噸,為創建環境適宜、生態良好的高品質園區不斷奮進。實際上,自2015年起,該園區就著力引導企業向綠色低碳方向發展,截至2021年,園區單位營業總收入綜合能耗較2015年下降38.6%,園區單位營業總收入新鮮水耗下降40.4%,園區單位營業總收入廢水產生量下降41.8%。
泰晤士小鎮社區集居住、旅游、休閑等多功能于一體,向來重視環境創設,社區綠化覆蓋率達60%。近年來,該社區逐步形成“15分鐘社區生活圈”,在為居民提供高品質生活的同時,也減少了出行碳排放。此外,社區還形成了“采、集、凈、用”的雨水循環利用體系,實施垃圾分類管理,經常開展各類低碳活動,在綠色低碳方面具有較好的基礎。“今后,我們將從倡導低碳理念、培育低碳文化和生活方式、探索低碳管理模式、推廣低碳建筑、建設低碳基礎設施、營造低碳環境等方面,推進低碳化建設。”泰晤士小鎮居委會副主任謝霏雯說。為此,社區將引導居民和商家從設計、施工、選材等方面踐行低碳裝修;增設社區共享單車服務站點和設施,鼓勵居民低碳出行;試點建設新能源發電系統、發電地磚等,實現能源低碳高效利用;通過建造滲水井和地面透水化改造、增設蚯蚓堆肥塔、引入廚余垃圾處理設備等,拓展廢棄資源回收利用渠道。
郭家婁社區為新建小區,規劃之初就確立了“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節能減排目標。該社區低碳發展的一大亮點是地源熱泵的應用。社區內的信達藍尊小區18個樓組已采用地源熱泵,空調地暖和生活熱水等均由地源熱泵提供能源。經初步測算,系統穩定運行后,每年可減少社區用電約89萬度,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600噸。在此基礎上,成為創建單位后,該社區將繼續推廣利用新能源新技術,將在合適空間探索推廣應用水源熱泵、空氣源熱泵、太陽能光伏等。同時,社區內公輔設施探索余熱回收、風機水泵變頻改造,使用太陽能照明、LED燈等高效照明設備。
據悉,近年來,上海積極探索綠色低碳發展模式,已先后開展了兩批低碳發展實踐區和低碳社區創建工作,并取得了積極成效。
■記者 符靜 文 受訪者供圖
■文字編輯 丁藝婕 許萍
■欄目責編 楊露 ■欄目主編 周樣波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僅供參考,不做交易和服務的根據,如自行使用本網資料發生偏差,本站概不負責,亦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