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 鋼
母親離開三十年了。母親墳前的紫云英、蒲公英那些花兒又開了,綠葉叢中或粉或紫或黃或白或濃或淡,次第開放。如母親的慈祥微笑,如母親的慈心。母親生性慈悲,常懷慈心,影響了我一生。我精神的明燈,生命的力量,皆由母親而來。
在我的記憶里,母親蕙質蘭心,正直善良,持家勤儉。20世紀80年代初,物資緊張,那時為了家里人能填飽肚子,母親每天辛勤地勞作,還經常帶著我和妹妹去挖野菜。春雨后的薺薺菜、面條菜,樹上的榆錢和槐花,田埂地角的毛苕尖、豌豆尖、紅苕葉,都會被母親變成鍋里的美味佳肴。最困難的時候,母親還把細糠和玉米面、紅薯面合做成的窩窩頭夾雜一些野菜來充饑。夏天收割過的麥地里,我和妹妹經常挎著籃子,和母親一起揀麥穗。母親說,種地不容易啊,要珍惜每一粒糧食。后來,父親經商,物質生活好轉后,母親還經常把剩饅頭切成一片一片,在屋頂曬干至饃片,儲存在屋梁懸掛的竹籃。
雖然當年生活困苦,并不影響母親愛美愛生活的心。母親在小院里,種滿了花草,鳳仙花、雛菊、韭蓮、夜來香、夾竹桃……母親最愛的是韭蓮,青翠細長若蘭草,或白或粉花似荷,幽幽清香滿家園。或許,是因為韭蓮的花朵最似蓮花吧,如母親經常刺繡的蓮花的圖案。那個年代,很少出門的母親沒有見過蓮花,她只能在韭蓮、在蓮花的繡樣里,寄托她對“蓮”的孺慕。我和妹妹最喜歡的是鳳仙花,俗稱指甲草,在夏夜的涼風里,母親把指甲草和明礬搗碎在一起,用鳳仙葉把它們包裹在我們的十指上,第二天就有了紅指甲。
上世紀80年代末,家里的境況逐漸好轉,逐漸蓋了新房子,添置了電視機、冰箱、沙發……母親給家里所有的家具、家電都刺繡了家具套,沙發罩是雙鹿戲水,電視罩是松鶴延年,椅子是喜鵲登梅,床罩是蓮花送瑞……我最喜歡的是我的枕頭罩,上面繡了幾條金紅色的金魚,在歡快地游耍,還繡著我的生日日期及一行字“魚兒離不開水”,現在想起讓我淚目。
母親繼承了外祖家的優秀基因,成為村里少有的幾個能織會紡心靈手巧的全把式。她用她的勤勞、聰慧、仁愛,為這個家修修補補,付諸無數心血。我們兄妹小時候的衣服,大都是母親親手縫制,有時候衣服磨破了,母親就在破損的地方刺繡補上一朵小花或一個好看的卡通圖案。母親給妹妹做了很多漂亮的裙子,扎各種好看的頭花,花開江岸紅勝火,經常有人調侃妹妹“你的頭發要著火了”!
小學一年級后,因經常看母親繪制那些美麗的繡樣,尤其是蓮花繡樣,在母親的影響下,我熱愛上了繪畫,最喜歡畫蓮,那些枝枝蔓蔓、清而不妖,或盛開,或含苞,或沉睡的蓮,姿態各異、搖曳芳香。似乎,母親成為一朵蓮,被我刻畫在了心上;我也成為母親心上繡著的蓮。
母親是有一顆蓮心、慈心的。記得幼時,為了補貼家用,家里養著一群雞。有一只小白雞很勤奮,每天都下一兩只蛋,從不落空。后來,那只小白雞垂垂老矣,壽限到。母親說這只小白雞為家里奉獻了一生,就找個地方好好埋了吧。在那樣缺肉少糧的年代,父親覺得“埋”太浪費了,不如燉了。母親最終還是沒有爭過父親。
雖然母親和父親在一些事情上有價值觀的不同,但母親仍然盡到一個妻子的本分。母親孝順公婆父母,仁愛親友鄰里,不喜說人是非、說長道短,她喜歡待在家里做活兒。母親常教育我們,誠實做人處事,寬厚待人、勿論人非,多念他人好,對他人要懷憐憫之心。這些都是滲入她骨子里面的特質。后來,母親患病,她還在自己力所能及的境況下,盡可能地去幫助他人。
母親患病多年,在1991年離世,享年36歲。那些年間,她強打精神,把精彩和光鮮留給別人,卻把痛苦留給自己。母親感恩于周遭所有的人,以頑強的意志把自己剩余的人生打理得井井有條。可惜我當時年幼,年少不知事,懂時已是當事人!猶記得,母親走之前,經常熬夜,為我和妹妹做衣服,大大小小的衣服,可以穿到以后好幾年!現在想到這些,淚水突然盈滿了我的雙眼。花開有期,慈母不再,心再無依。
記得每年我生日時,母親都要為我煮雞蛋;記得寒冷的冬天,為了預防感冒,母親每天喂煮辣得嗆人的紅糖姜水的味道;記得我害怕打針,要求被母親抱在懷里打針的樣子;記得第一次鋤地不小心傷到腳,母親小心地用溫水給我洗腳清理傷口的樣子;記得那碗拌了白糖的白米飯,是當時母親能給我的最好的吃食……現在的物質生活豐富了,母親卻不在了。這么多年來,母親的念恩、慈心、助人,成為我心中溫暖、積極、向善的精神力量!哪怕遇到再多困難,我都不怕!唯一痛徹心扉的,是無法盡孝!鄉路上的綠樹、麥田、不知名兒的野花,如影如夢,向后疾奔,不能存留。時光飛馳,鳴叫的飛鳥掠過綠野上空,我卻感覺那正是自己心靈的哭泣聲。
母親去世三年后,一個夏天的午后,我和妹妹騎車上學的路上,突然飛來一只彩藍色的小蝴蝶,久久圍繞著我和妹妹,上下左右,一會兒停留在妹妹的發梢上,一會兒飛在我的肩頭。驀然間,我似乎覺得是母親,來看我們了。它翩翩飛著,悠忽不見。
因農村的一些習俗,亦因年幼不知事,母親走后未能留下一張照片。后來,母親的音容笑貌逐漸模糊,母親的照片成為我最大的遺憾。我常常思念母親,她是我的根,是我精神上的依戀。母親的品德,言傳身教,留給我的家訓是一筆財富。母親不僅給了我生命,更給予了我強大的精神力量,激勵著我從容面對當前,樂觀看待未來。母親啊,我多想,您那慈愛的微笑,那滿眼的蓮花,再次盛開在我面前!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僅供參考,不做交易和服務的根據,如自行使用本網資料發生偏差,本站概不負責,亦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