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居家清潔,想必會是很多人頭疼的一個問題,特別是在如今工作內卷的時代,回家還要為了搞衛生費時費力還費腦,好在隨著時代的進步,科技的發展,技術的成熟和產品的成本下降,掃地機器人類產品開始走入更多的普通的家庭,兩三千就可以買到一款相當智能的掃拖一體機器人,而為了提升生活質量、發揮懶人精神,越來越多的品牌還推出了具備集塵、洗拖布等功能的掃拖一體機器人。
石頭科技作為這個行業的領軍品牌是最具代表性的,最近就升級推出了一款石頭自清潔掃拖機器人G10 Plus(下面統稱石頭G10 Plus),相比上一代有哪些升級呢?表現如何呢?體驗一段時間下面與大家分享一下我的體驗感受,希望大家選購有幫助。
一、外觀篇外觀其實每一代產品大同小異,只是會有一些細節升級,最主要是在一些技術和硬件上進行升級換代,我手上這款石頭G10 Plus設計上讓我感受到最大的區別就在機身頂部后方開蓋處做了一個柵格紋理的設計,還會有光影的變化,更有辨識度了。
開箱后可以看到充足的主配件,包含了基座、底板、石頭G10 Plus、清潔液、濾網、電源線,參與預售還送烘干套裝。
整體設計方面,機身頂部為石頭科技的商標,內部有激光頭壓力傳感器、激光測距傳感器等,可以用于檢測石頭G10 Plus是否被重物積壓以及測算物體的距離——以便于建圖、規劃路線和規避障礙;激光頭前端為石頭G10 Plus的按鍵區域,分別為回充、清掃/開關機鍵、局部清掃/童鎖。
掀開激光頭背部的頂蓋的頂蓋就可以看到WiFi指示燈、重置按鍵以及塵盒,塵盒的體積為400ml,還是比較大的,避免了天天清理塵盒的麻煩。
來到機身側邊前方,機身正前方為Reactive AI識別避障傳感器、回充傳感器,這里面應該是有一顆3D深感鏡頭的,讓掃地機器人可以做到毫米級別3D結構光測距,并且通過鏡頭周邊的紅外光補光,即便是在黑暗情況下也可以準確識別障礙物,并且可以在建圖的時候標記出來,便于更精準地規劃路線和避障。
機身右側中間為沿墻傳感器,和邊刷配合可以幫助石頭G10 Plus沿墻更細致地清掃,達到更好的清潔效果;機身左側后方為排風口,緊挨著是水箱,水箱容量為200mL,只要清水箱有水就可以保證拖地任務的完成,無需取下水箱就可以自動補水,根據官方數據可用于400㎡面積拖地。
機身底部則是最為復雜的部分,最前側為萬向輪,左側緊挨著一顆地毯識別傳感器,再往左為動態可調速邊刷——系統會根據清掃環境的不同進行轉速的調節,邊緣一側有6枚懸崖傳感器。中間為兩枚主輪和軟膠主刷,采用了TPU軟膠材質耐磨耐油,五長五短的結構設計可以保證更好的風壓和除塵的效果,不易纏繞毛發,是個非常不錯的設計,最近幾年的旗艦產品都沿用了。
水箱則位于基座上,基座頂部是可以打開的,里面有兩個大水箱,分別是污水箱 和清水箱,給清水箱加水即可,清水箱容量達到了2.9L,足以滿足多次拖地的需求,日常只需要清理污水箱的水以及給清水箱加水即可,如果有需要還可以添加適量附贈的清潔液。
水箱清洗拖布的部分位于底部,里面包含了刷洗和刮吸雙動力組件,可以幫助拖布清洗效果更高效,現在某貓預訂還送烘干套件,當然了其實拖布是抗菌材料,大家也不用擔心不烘干滋生細菌。整體可以看出來,這次石頭G10 Plus在產品設計和組件上還是非常用心的。
通過石頭G10 Plus機身的按鍵我們智能實現部分體驗,但是要想徹底發揮石頭G10 Plus的作用,我們在了解完產品后首先要做的就是連接APP,先下載roborock APP,然后按下石頭G10 Plus的開關機鍵和局部清掃鍵——收到“重置WiFi”的提示音后,APP端根據提示添加石頭G10 Plus就可,一步到位。
第一次使用石頭G10 Plus時,進入石頭G10 Plus的首頁,我們可以根據提示先開啟地圖保存,在首頁我們可以看到清潔面積、剩余電量以及清潔時間等數據,中間為石頭G10 Plus的圖標,投入使用后系統會自動建圖,并且自動進行分區、顯示清掃的路線——如圖就是掃拖之后的居家地圖,識別準確度真的非常高,鞋子、風扇底座、體脂稱等都精準識別到了。
主頁右側為地圖顯示、虛擬墻設置、編輯地圖等選擇,主要是針對地圖的一些設置,大家可以通過這三個功能對地圖進行細節處理,以便于石頭G10 Plus可以更為精細地進行地面的清潔。
底部為全屋、選區、劃區清潔選擇,右邊為掃拖模式的選擇——包括了清掃吸力強度、擦地輕度以及掃地拖地的組合方式,,還可以進行分區定制掃拖設置,讓掃拖變得更細致,例如客廳是經常走的地方,那就得用MAX清掃吸力和強力擦地強度,或者直接設置精細拖地,相當人性化。
最底部則為“開始清掃”和“洗布”的選擇,石頭G10 Plus拖完地后都會自動清洗和補水,非常智能,基本不需要手動。
了解完主頁后我們基本就可以實現石頭G10 Plus的大部分智能化功能體驗,點擊主頁右上角的三個點,我們就可以看到全部的設置選項,包括了地圖管理、定時清掃、識別避障、地毯清潔、洗布、語音類型和音量等設置選項,例如定時清掃就比較實用,可以保證地面每日的清潔,每天回家都是干凈的家,何樂而不為。
當然了,我們在設置菜單還可以進行石頭G10 Plus的手動遙控、耗材的購買,以及固件的更新,這樣可以保證產品常用常新,清潔效果不打折扣。
對產品有基本的了解,連接APP并且對其有充分了解后,我們便可以更順手地使用石頭G10 Plus了。首先我們要做的就是給清水箱添加水,污水箱不用管;其次我們第一次可以設置僅清掃,讓掃地機器人在清掃的過程中可以完成地面的碎屑灰塵清潔,識別建圖后選擇洗布功能,讓石頭G10 Plus回基座進行拖布的清洗和補水,這一步主要是為了打濕拖布和為小水箱注水。
實測石頭G10 Plus對于地面的掃拖都可以做到非常細致,而且智能化程度也很高。對于地面的碎屑垃圾石頭G10 Plus可以通過5100Pa的超強吸力配合邊刷進行無死角清潔,實測地面效果非常明顯,日常碎屑安靜和標準吸力就夠用了。
對于地面頑固的污漬,一般的地面污漬在石頭G10 Plus聲波震動恒溫擦地模塊都可以應付,實測效果還是比較明顯的。但是如果是長時間積累下來的會稍微難清理——個人建議,遇到歷史遺留污漬最好是先手動清理一遍,再使用石頭G10 Plus拖地,效果更佳。
而在清掃和拖地的時候,得益于RRMason 9.0系統的加持,石頭G10 Plus會針對掃拖區域進行Z字型清潔,面對障礙物也會智能環繞清掃,基本上可以做到不遺漏,也不會破壞家中物品。
在面對家中的門檻時,大家也不必驚慌,石頭G10 Plus通過主動輪可以實現2cm高的門檻跨越,像戰斗的坦克一樣,輕松應對路上的“坎”,大家可以感受一下清掃之后的地面,是不是效果不錯呢?
掃拖結束后,石頭G10 Plus會自動回到基座清洗拖布,清洗持續時間大概在1-2分鐘,可以做到洗刷刮三位一體,這樣就可以保證拖布的清潔,實測對比清洗完成后的拖布、拖完地后的拖布,以及未拖地前的拖布們,我們就可以明顯發現,洗拖布的效果還是很不錯的,和拖地前的拖布干凈程度相差不大,如果使用烘干套裝,效果一定更佳。
續航方面,簡單記錄了一下,開啟強力清掃和強力擦地的模式下,27分鐘清潔工作后,石頭G10 Plus耗電量約為9%,表現似乎還是相當可以的,幾乎沒有充電焦慮,所以即便你家是大房子,掃拖下來應該也是沒問題的,更何況石頭G10 Plus會低電量自動回充和斷點續掃,完全不用顧慮。所以,如果使用頻率不是太高,其實還可以開啟“谷點充電”,不用長時間給機器人充電,省心還環保。
清掃完我們家就可以做收尾工作了,那就是對石頭G10 Plus的清潔和保養,日常我們不需要頻繁傾倒垃圾和倒掉污水,400ml的塵盒、2.9L的清水箱應該一周一換沒問題更不需要清洗拖布,可謂是懶人必備。
當然了,這也并不是意味著我們可以完全釋放懶人天性,日常的維護還是有必要的:①對塵盒一周一次(具體頻率視個人情況而定)傾倒后,清洗塵盒和濾網;②對主刷進行清潔,及時清理兩側的纏繞物;③對污水箱進行清理和為清水箱注水(PS:最好是及時處理和使用清潔液,要不然容易發臭,畢竟污水);④對石頭G10 Plus側邊和底部的傳感器進行擦拭,避免灰塵影響感知能力。
做好以上幾點之后,并且不斷更新固件提升功能體驗后,相信你的石頭G10 Plus一定可以做到常用常新,大家有需求可以考慮。
石頭G10 Plus真的是偷懶居家清潔神器,有了它之后我的腰都可以少彎很多次,省心又省力;而最麻煩的洗拖布都解決了,洗刷刮三位一體,一步到位;加上高度智能化的體驗,人性化的掃拖模式設置,這樣的石頭G10 Plus應該會是更多人居家清潔的旗艦之選,你們心動了嗎?
首批預訂省近千元,并且還有烘干套裝附贈,這誠意給足了。關于這款產品大家還有什么想了解的,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僅供參考,不做交易和服務的根據,如自行使用本網資料發生偏差,本站概不負責,亦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