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近日從濟南市市中區市場監管局獲悉,該局近日對食品違法行為進行了嚴厲打擊,并對多家涉案單位予以曝光,通報顯示,濟南圣都食品有限公司(簡稱“圣都食品”)被檢出生產的食品中存在微生物含量超過食品安全標準限量的問題,所屬環節為生產環節。
圖文無關
為了解此次通報的具體情況,記者昨日致電圣都食品咨詢情況,對方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次涉事產品出現的問題主要是被上海一家檢測機構在檢測時發現,此后本地相關部門進行了檢查,發現問題主要處在儲存運輸環節,與生產環節無關,所以未進行處罰。
公開報道顯示,今年5月8日,上海市市場監管局通報稱,普陀區市場監管局接到家住長壽路街道的居民投訴,反映食用街道發放的“金帝來”金典三文治后腹瀉,以及該產品“金帝來·30年暢銷品牌”的廣告宣傳存在問題。
上海市市場監管局稱,該批產品的受委托生產單位為濟南圣都食品有限公司,執法人員對產品涉及的3個批次進行了抽樣送檢,其中批次為今年4月14日的“金帝來”金典三文治菌落總數、大腸菌群不符合我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熟肉制品》的要求,檢驗結論為不合格。
天眼查數據顯示,圣都食品1999年成立,法定代表人為李志勇,主要生產寶肚、烤腸、火腿、卷肘、烤肉、鴨胸、鴨卷、醬鹵制品等系列低溫肉制品。
記者注意到,這并非圣都食品近年來首次因食品質量問題被通報,今年3月,濟南市市中區市場監管局通報稱,標稱圣都食品生產的高湯肘花存在菌落總數項目不符合標準的問題,導致不合格原因是被抽樣單位未按照食品包裝說明的存儲條件進行儲存,當地市場監管局已對其進行處罰。
去年4月22日,濟南市市中區市場監管局對濟南圣都食品有限公司作出罰款6.9萬元的行政處罰決定,原因是抽檢中發現公司2020年12月23日生產的一批次五香豬皮脫氫乙酸及其鈉鹽項目經檢測不合格,此后經過復檢,相關產品依舊不合格。
而在再早前,圣都食品還曾在2017年至2019年多次因食品菌落總數超標,以及存在經營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的食品的行為被多次處罰。
山東商報·速豹新聞網 記者 李迪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僅供參考,不做交易和服務的根據,如自行使用本網資料發生偏差,本站概不負責,亦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