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27 設計家出品
裝修前總有一堆疑問,不知問誰
我懂的!
所以 ,準備了「專輯」!針對您關心的議題 一一解答
讓您家裝修 ,不走冤枉路!
話說在前
裝修前,您最關心的事說起裝修,麻煩事真的多如牛毛;尤其對非本科的裝修小白們來說,每個步驟、流程簡直就是無字天書,好難啊!所以,為了解大家對于裝修之前的需求,MyHome設計家先進行了問卷調查,厘清哪些裝修事讓您好困擾!
從300份問卷的結果發現,大家最想了解的是裝修價格,然后分別為如何找設計師、如何找適合自己的風格、裝修流程、裝修有哪些坑。我們將針對這5大問題一一推出專輯報導,并透過設計師的專業經驗,告訴您當中的訣竅,以及市場上的通例。
問卷結果
裝修價格-19%如何尋找室內設計師-18%如何找適合自己的風格-17%裝修流程-17%裝修有哪些坑-12%如何擬定合同-5%裝修工期-5%監工如何處理-4%保修期如何約定-3%困惑
大海撈針!哪里找,設計師?市場上,不缺各式風格的設計師,但問題是,對于裝修小白們來說,真的很難從極少的片面信息里了解設計師,看到的似乎只有風格及收費的差異,該怎么辦呢?真的有好多困惑想要問!
我想問
該在網絡上尋找,還是拜訪實體店?該找獨立設計師或大型的裝修公司?該找本地、外地設計師?或熟人介紹?如何了解設計師的專業能力?如何從設計師的作品看出端倪?設計師要收取設計費?該支付嗎?解答
尋找合適設計師?專家說面對屋主一連串關于”設計師”的疑問,我們特別邀請現居蘇州的室內設計師-劉帥,從他豐富的從業經驗里,點出問題的關鍵核心,并一一回答您的疑惑,讓尋找設計師這件事不再困擾您!
Q:設計師(公司)信息推薦上哪里找?
A:網絡信息更豐富、更高效
相對于傳統的線下渠道(實體店),網絡這個渠道(泛指微信、公眾號、平臺、微博…)信息的全面性非常多,評估時也是非常高效且真實的;因為雙方在聯系之前沒有任何交集,意謂著業主遠遠的觀察一個人,他的一舉一動是不會刻意裝給業主看的,所以相對來說,能比較真實的觀察。
而且網絡觀察到的還不止是專業方面,因為從發出的信息里觀察、分析的信息量是巨大的,而且通常是無意識的,是不會刻意去包裝,或是包裝的程度比較低;業主就能比較好的獲得信息。
因此,若消費者很清楚知道自己的需求,并有自己一套清晰的認識,就可以快速的進行排除法,而這種人自然非常適合網絡。
至于裝修小白們若想從網絡上尋找設計師信息,不妨去"設計平臺"尋找;而且若本身清楚知道需求,便可利用條件檢索,找尋適合自己的設計師。
同場加映
30個值得收藏的家居圖集網站,收納、靈感、裝修都有!全是寶藏
Q:眾多信息里,如何挑出合適的設計師?
A:具備梳理、挖掘、分析客戶需求能力
搜集來的信息,如何從中去分析設計師呢?肯定不能去看案例,因為不是看表面,而是看細節,比如整體的設計比例是否協調;其次,看他對不同材質、細節之間如何協調,尤其對于裝修、施工、材料的理解及專業能力如何處理;最后,再從案例文字反問設計師,看看是否相呼應。
基本上問這三個問題,大概就可以知道一個輪廓;另搭配看對方如何解釋,若解釋的過程中沒有什么邏輯、眼神飄忽不定、沒有自信,就可知道肯定是東拼西湊、抄來的。另外,也不妨事先準備幾個問題并請教設計師,看對方如何講、如何回復,看他的肢體語言、眼神、語氣,也能判別的出來。
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一名好的設計師知道如何”引導”客戶,透過聊天方式梳理、挖掘客戶的需求,并加以分析總結;但如果設計師跟客戶聊了半天,只是復述客戶的直白信息,再依此去做,雖然沒有大問題,但最后的結果卻會有非常大的差別。
好的設計師能通過引導讓客戶更認清自己的需求,進而做到客戶內心真正想要的東西,這將是跟客戶之間一種很高級的工作狀態。
Q:軟裝設計師與室內設計師不同嗎?
A:兩者專業儲備、設計思維不一樣
進行家居裝修時,建議選擇室內設計師,而不是軟裝設計師(陳設設計師)。
原因一,兩者的專業儲備上有巨大的差異,比如一個會關注整個裝修,最終推進到項目完成。
原因二:兩者的思維不一樣,不管是從平面、空間開始,出發點及設計思路是不一樣的;軟裝設計師的從業經歷,是在既有的一個半成品空間做搭配,而這些搭配只能發揮”錦上添花”,一旦空間上有很大的硬傷時,就很難透過軟裝加以彌補。
但,若是室內設計師或建筑師,從最初階段就已經介入了,他們的思維就已經包含空間調整,甚至到最后墻面可能需要掛一幅畫都已考量到;換言之,這當中就已經隱含了軟裝的手法。
至于如何辨別室內設計師及軟裝設計師?可以從案例中看出來有一些套路,比如在完工的照片里,看出幾個設計案中有非常相似的手法,甚至是相同的陳列品,這一定是請了軟裝公司或這個人就是軟裝設計師。
其次,看設計師在描述案例本身的文字及側重點,比如若是建筑專業、室內設計專業,側重講空間、動線或使用場景…這類比較細節的東西;但如果是一名軟裝設計師做的話,他可能會強調風格、色彩搭配、光影。
Q:獨立設計師與大型裝修公司的差異?
A:運營方式有差別,獨立設計師只做設計
基本上,獨立設計師不是市場主流模式,業務類型也不依附于某一個機構,工作模式是獨立的,比如只做設計,不提供施工、不提供材料打包。
自由工作者如果是設計師,那么絕大多數都是”獨立設計師”;如果這個人有一個小團隊,但人不多,約2~5個人,并以自己的模式去運作、去做設計工作,也可以稱為”獨立設計師”或”獨立工作室”。
設計公司則是有一套通用或一種規律的模式在運營,經營模式與獨立設計師有差別。國內的設計公司絕大多數要搭配生意一起去做,因為這是他們很重要的一塊營收來源,要從這上面賺錢,不是全靠設計費的。
而且設計公司有一套標準流程,如果裝修過程有缺陷,消費者會比較難以要求中途調整;相對來說,獨立設計師就能針對業主的狀況,靈活做出一些調整,希望把設計做好,最終把項目持續推進,讓屋主住進去時比較開心,就這么簡單。
簡單來說,獨立設計師基本上只做設計,而設計公司的工作項目則包含了設計、施工。
Q:如何辨別設計公司的優劣差異?
A:建議從”關聯度”評估是否符合自己需求
原則上,這不算是核心的事;打個比方,比如買菜,有經驗者一眼就能看到菜新不新鮮,根本不用看攤位臟不臟、攤主帥不帥。
評估設計師、設計公司,首先不要去看它跟你關聯小的因素或條件;意思是,設計公司的規模再大,也不太可能打折,或是獲得再多獎,但那些作品不是你喜歡或壓根裝不起的,就根本不會與你的房子產生關聯性。
而與你有關聯的事情,可以聚焦、具體到某一位設計師,去跟他去聊,就聊自己的想法、條件…等,比如預算有限,看對方如何回答你;并且在聊天的過程中留意,若不斷講公司的一些標準、流程,那么實際上就只是把你當作萬名客戶中的其中一位而已,雙方是沒有實質性溝通,建議可以換人、換公司。
聊完想法后,可以接著反問設計師,之前做過哪一套案子會是比較適合我(客戶),看他能不能找出來。這是一種驗證,能知道他有沒有了解你的需求及偏好;如果拿出來的案子跟剛剛聊的內容有關聯,就繼續往下詢問,聽設計師如何解決裝修等事情,反之就表示他根本不理解你的需求。
最后,如果真的是毫無經驗者,可以由大到小去評估;什么意思呢?無論是獲獎、公司規模大小,或是在平臺的曝光率也好,相對來說都會比一些完全不知道、無從下手去對比的設計師,來得靠譜一些。
Q:與外地設計師合作會麻煩嗎?
A:重點在于是否有異地合作經驗
找外省市設計師合作,是行得通的,但需注意設計師有沒有這樣的經驗,如果有經驗,相對來說比較靠譜一些;反之,若壓根沒有經驗,加上屋主本身對這方面有顧慮的話,或是沒有時間、精力、興趣去配合異地溝通、銜接,還是要放棄。
至于本地設計師,相對來說是熟人、熟悉的資源及配套合作的人,那怕是時間的把握上也比較熟悉;但異地設計,意謂是完全陌生的東西,萬一設計師還要從頭去找適合的人、材料…,過程之中又不知道彼此之間會如何配合,就會產生協調的問題。
遇此狀況,業主可以詢問設計師這些問題(協調、統籌…)會如何解決,或是問設計師之前異地設計的經驗,當時遇到問題時是如何解決?聽聽看設計師的說法,應該就能清楚的。
SunLau,劉帥
超過 15 年室內設計從業經驗,樂于研究設計、產品與用戶間的關系,聯通各方消除邊界,廣泛關注參與生活方式,消費決策話題,引導提升消費觀念。
知乎室內設計、裝修等話題優秀回答者,微博認證用戶,什么值得買、豆瓣、清單等平臺簽約作者,各平臺關注者超過 70 萬。撰稿及采訪文章刊發于《知乎周刊》《人物》《家居廊》《第一財經周刊》等媒體。IKEA DDD 宜家民主設計日、北京設計周、上海時尚家居展、營造家、等活動演講嘉賓。
裝修這門學問有點難,但,找對適合自己的設計師,這些麻煩事就能迎刃而解;
上述,劉帥設計師大方分享精辟見解,不藏私的訣竅,絕對值得您好好收藏!
預 · 告
2020/4/28 風格篇
4/28將繼續推出《菜鳥裝修-風格篇》,特別邀請太空怪人設計事務所-潘小陽設計師分享經驗,對于不知該如何挑選適合自己風格的朋友們,記得要跟上哦!
-------------------------------------------------------
微信搜尋﹝Myhome設計家﹞可以看更多裝修資訊
#設計師修練筆記# #裝修設計# #室內設計# #裝修那些事# #裝修建議#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僅供參考,不做交易和服務的根據,如自行使用本網資料發生偏差,本站概不負責,亦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